80后硕士生回乡创业的舍与得——宁一果园职业农民吴峰

2017-11-07 11:30:09  

分享到:

 三月天,春雨如酒,经过幽静的梦缘山庄,在美丽的“安徽川藏线”起始处,在青龙乡大村李家湾有片果园名曰宁一,当柳条才吐点点新绿,这里已是一片春意。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,在上海工作3年,为了农业梦想,我放弃了年薪20多万的大都市生活,与爱人彭进回到宁国做起了职业农民,创建了这片美丽的果园。

  舍即是得

春风拂栏,连栋大棚像白色波浪,缓缓流向碧蓝天际。果园种植了30多个品种的葡萄,几乎概括了宣城地区大部分葡萄品种,目前宁一果园一期种植面积100余亩,包括设施大棚50亩,种植了40亩葡萄和20亩草莓,其中立体栽培10余亩。宁一果园在2016年年收入达到161万左右,实现利润32万,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到3.5万元以上。宁一果园于2016年被评为宣城市示范家庭农场、安徽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、宁国市乡村农业旅游示范点,同时也被宁国市定为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。

规模.jpg交流葡萄品种.jpg

在果园内远远地,能听见了鸡鸣鹅唱,忽而看见鸡飞腾上了棚顶,棚内或棚外随处可见鸡鸭鹅悠闲地啄食着。自20144月插下第一根葡萄枝,为让人们吃到健康的果实,我们选择不施用除草剂及激素相关农药,并采用种养结合,在葡萄树下散养鸡鸭鹅,既为果园除了草,也为土壤增了有机肥。而为让人们吃到更好品质的果实,指导技术人员严格进行绑枝疏芽,掐掉一个个嫩绿的新芽,只留得顶端的芽,让旁观者看得惋惜不已。然而,在我看来,舍即是得,是人生的智慧,也是种植的态度。以控制单株串数,果实串形和重量,乃至降低亩产的标准,让果实“更好吃也更漂亮”。

  放弃即是拥有

  老家旌德,作为农民的儿子,天生对土地有着好感,2004年考入安徽科技学院,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,也与爱人彭进相识、相恋。毕业时本想老实地找份工作,可却发现自己所学甚少,欠缺太多,于是选择继续深造。“土地孕育万物,不如把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研究好了。”抱着这个实在的想法,2008年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,攻读土壤学。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现代农业,也看过了许多农庄的美景,艳羡之余梦想也在心里萌芽。20117月,硕士毕业后进入上海某观光农业公司,管理五千亩种植基地。上班第一天我就有了自己的目标,将来做自己的农庄。

201217,上班半年左右,我被外派到日本参观学习,惊叹的是日本农民对农产品品质的追求,坚持科学栽培,管理细心而精致,产品品质优良,不但规格整齐,包装也精细。“没有一颗草莓超过40,也没有一串葡萄不漂亮鲜美。”半年的学习经历留下了深刻印象,相比较而言,目前国内种植行业大多追求产品产量和口味等,而忽视了生态与健康、安全。因而,摒弃了对产量和口味的追逐,我有了自己的原则,不摆地摊零售,也不销往水果店,无论市场价格涨跌,唯根据种植成本,按产品品质卖,价格明明白白,并做到周末和节假日也不涨价。凭良心做事即是我们夫妻俩朴实的信条,因下雨影响草莓口感或果实还没熟透,我们这时都会“拒绝”做生意。开园三年来,我们收获了不少这样的赞誉。

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,多次参加各类与农业相关的知识培训,不断为自己充电,为创办宁国市宁一果园家庭农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20127月,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;20129月,获得由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全国沼气生产工五级证书,同期参加第十九期全国有机食品开发和信息交流讲习班;荣获2012年度上海闵行区“农业技术能手”光荣称号。20131月参加有机农业技术培训班,获得结业证书。20158月,参加宁国市农委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被评为“优秀学员”;20159月,参加中组部、农业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被评为“优秀学员”。

2016年在宁国市农委、种植业局和各级团组织的协调帮助下,在距离市区距离约为7公里的青龙乡政府对面河道两侧扩建100亩。其中设施大棚面积为45亩,还包括休闲河道、垂钓鱼塘、休闲自助餐厅等。该农场位于神秘的“安徽川藏线”起始处,线路途经景区包括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、方塘世京果园、水墨汀溪景区、月亮湾景区,同时线路也穿越了皖东南的最大水库-港口湾水库和我省东南部最大的原始森林-板桥自然保护区。为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,加快农业互联网+的发展,宁一果园二期工程除了葡萄主题公园外,还将增加休闲垂钓、自助餐厅、民俗住宿、户外拓展和游乐场等项目。

  快乐源自自然 梦想归于土地

  如今每到周末,宁一果园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。在阳光下,是张张稚嫩的笑脸,嬉戏在田野里,泥巴战、赶鸭子、找鸡蛋,或是亲子采摘等等,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孩子们的笑声荡漾在山间。“不仅仅是生态观光,还想让孩子们享受大自然的快乐,提升人们的幸福感。”除健康的理念外,快乐也是我们想分享给大家的事。

“当我老了,头发花白,而果园还在,有一棵葡萄树占地一亩……”在姿态美丽的葡萄树边,在我精心耕种的土地上,将宁一果园作为他们珍视的一份事业,在家族里传承下去。而目前我能做的,仍是不断摸索,规范生产细致管理,提高产品的品质,让人们吃得绿色健康。着力打造以果、蔬采摘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观光园,即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基础,以独具特色的农业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,依托新、奇、特、优农产品生产,融合乡村田园风光、风情特色及其它可观赏性资源,把乡村所持有生态资源与休闲、教育、文化等精神产品相连接,形成了将农业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。